【宜興】民眾走進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 探尋“一丸土”如何變身藝術(shù)瑰寶
9月24日,民眾走進位于江蘇宜興的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,看陶瓷、紫砂作品,探尋“一丸土”變身藝術(shù)瑰寶的奧妙。宜興古稱“陽羨”,有“中國陶都”的美譽,當(dāng)?shù)厮a(chǎn)紫砂陶器蜚聲中外。2006年5月,宜興紫砂陶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藏品數(shù)量達1.5萬件(套),其中包括提璧茶具、荷花酒具、僧帽壺、仿鼓壺等9件國家一級文物。圖為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展陳的紫砂壺作品。孫權(quán)攝
圖為民眾走進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參觀。孫權(quán) 攝
圖為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展陳的紫砂泥礦料。孫權(quán) 攝
圖為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展陳的紫砂壺作品。孫權(quán) 攝
圖為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的展品。孫權(quán) 攝
圖為民眾觀看紫砂成型工藝。孫權(quán) 攝
圖為民眾在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內(nèi)參觀。孫權(quán) 攝
圖為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的展品。孫權(quán) 攝
圖為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的展品,其為紫砂泥所制。孫權(quán) 攝
圖為紫砂泥制成的各類物品。孫權(quán) 攝